運研所林繼國所長於中華技術講座分享我國軌道運輸發展願景規劃及重點研究計畫
2023-06-07
中華顧問工程司今(7日)邀請運輸研究所(運研所)林繼國所長來到台北科技大學中華技術講座,以「運研所鐵道發展政策規劃及主要研究成果分享」為講題進行專業分享。
運輸研究所(運研所)是國內交通領域的專業研究機構,長期以來扮演交通部智庫的角色,協助交通部政策擬訂、統合協調運輸決策與執行計畫。今天本工程司與「智慧鐵道產業人才學院」在北科大合辦的中華技術講座,邀請到運研所林繼國所所長演講,講題是「運研所鐵道發展政策規劃及主要研究成果分享」,林所長慷慨的和同學分享運研所在我國軌道運輸發展願景規劃、運輸政策及軌道運輸相關重點研究,內容精彩豐富,獲得全場同學熱烈鼓掌迴響。
首先,林所長由軌道運輸發展願景開始介紹。105年在交通部賀陳前部長指示下,運研所研擬了「2046年我國軌道運輸發展願景」,由上位與宏觀角度擘劃我國鐵道系統發展願景、目標與政策方向,期引領我國未來30年的鐵道運輸永續穩健發展。在目標上,希望將臺灣的軌道系統打造成為友善無縫(Friendliness)、具有產業機會(Opportunity)、安全可靠(Reliability)、悠遊易行(Mobility)、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以及具有文化魅力(Attraction)的 FORMoSA Railway,政策方向上,則著重在整合全島軌道路網、健全軌道營運環境、開創軌道多元產業及善用創新軌道科技等四大主軸。
接下來,林所長說明了近期與鐵道發展相關的運輸政策。在運研所出版的 2020 運輸政策白皮書中,與鐵道發展相關的議題及策略包括 : 強固運輸安全體系、有效利用國家資源以符長期運輸發展需要及提升運輸系統效能、加強鐵公路設施養護、維修及補強、完備鐵道系統整體規劃、優化轉乘接駁之整合,以及發揮鐵公路網整體運轉效益。其他還包括落實人本交通理念、支持鐵道運輸永續發展,鼓勵創造鐵道多元觀光價值、從整體架構系統性推動鐵道智慧化、以及應順應國際綠運輸趨勢及早規劃鐵公路基礎設施升級及發展環島海運等,都有所論述。此外,為能落實鐵道發展政策規劃,在行動方案上除明確分派負責單位外,並與其年度施政計畫及預算扣合,同時搭配計畫提案與審視作業以強化政策與提案計畫之連結。
在軌道研究部分,林所長接著介紹了近年來運研所與軌道運輸相關的重點研究,包括 : 臺灣鐵道容量手冊之發展與應用、鐵路供需診斷模式軟體與數位分身、鐵道安全管理系統SMS及AI軌道構件巡檢系統建置與應用等計畫。
臺灣鐵道容量手冊之發展與應用計畫是有鑑於鐵道運輸系統建設需投入龐大經費資源,且需在規劃、設計及營運階段確實掌握其供需能量,因此運研所自民國92年起,針對鐵道運輸系統的容量分析模式進行一系列相關研究,以利做為後續鐵道系統容量分析技術及改善計畫審議的參考依據。迄今已完成傳統暨區域鐵路系統(臺鐵系統)、都會捷運系統,以及A、B型路權輕軌系統之容量模式及分析軟體,彙集成「臺灣鐵道容量手冊」供各界使用,並定期舉辦教育訓練課程推廣應用。
林所長提到,臺鐵全線一天有1,000餘班列車,全線約240站,每次在發佈新班表需數個月時間來人工調整班次間的衝突,為解決此問題,運研所啟動了鐵路供需診斷模式軟體與數位分身計畫,發展自動求解台鐵列車班表班次衝突的方法,並延伸發展一套可以診斷鐵路系統整體供需的分析工具,後續將構建我國本土鐵路數位分身軟體平台雛型架構,進行不同情境的模擬分析,以提升相關鐵路工程建設計畫審議與政策分析能力。
107年10月21日臺鐵普悠瑪出軌事故,是近30年來死傷最慘重事故,行政院針對臺鐵總體檢指示臺鐵局推行安全管理系統(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MS)。為使國內鐵路營運單位發揮預防事故發生之功效,運研所所參考歐盟及各國鐵道SMS之理論與實務,研究發展SMS通用性指引,供營運機構自主檢視與發展適合各營運機構的SMS,並有助於營運機構具體落實SMS要求。本工程司今年起受交通部委託進行台也安全管理系統第三方評鑑計畫,運研所先前的研究成果對於本工程司執行此計畫具有很多參考價值。
為確保行車安全,臺鐵局每週須以巡查人員徒步或使用工程維修車協助巡查軌道構件包括扣件、道釘、鋼軌、魚尾鈑等,人工巡查除費時、費力及危險外,目視巡查也受限於視察角度及疲勞等問題,無法有效提升巡查效率。因此,運研所開辦了AI軌道構件巡檢系統建置與應用計畫,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建立自動化檢測方式,輔助軌道巡檢員巡軌工作,提升巡查效率與安全,後續將持續再作精進推廣。
透過林所長由軌道運輸的願景、政策到各項研究計畫的說明,精要的介紹各計畫的緣由、研究方法及成果應用,在場學生們都覺得收穫滿滿,受益良多。

林所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參加中華技術講座的台北科技大學師生進行專業鐵道知識分享。

台北科技大學頒發感謝狀給林所長。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