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之初探
2024-12-02
壹、緒論
道路交通安全是全球高度關注的議題,直接影響人民生命財產與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在過去數十年來,雖持續推動多項改善計畫,但行人交通安全問題仍顯嚴峻,急需更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手段。本研究整合歐盟、美國、韓國、英國與澳洲等國家的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體系,探討其對提升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的啟示,並檢視自民國105年起交通部推動的相關計畫成果。
貳、國外道路交通安全指標發展簡介
一、歐盟
歐盟自2001年建立安全績效指標體系,劃分為道路使用者行為、車輛、道路及創傷管理等四大類別,共計12項指標(ETSC, 2001),並逐步納入道路設施品質及事故後救援效率等。為達成「2030年零死亡」目標,歐盟制定八項關鍵指標(車速合規比例、正確使用安全帶/裝置比例、佩戴安全帽比例、酒駕比例、手持設備使用比例、新車安全評級比例、行駛安全道路比例,以及事故後緊急救援時間等面向,作為追蹤進度的依據),以評估政策執行成效。
根據ETSC最新年度報告(ETSC, 2023),2022年歐盟27國道路死亡人數較2021年增加4%,仍較2019年少9%,但距離2030年目標之17.2%減幅尚有長路待走。與此同時,嚴重受傷人數減少進度則更為緩慢,過去十年僅下降14%。儘管指標體系逐漸完善,但其死亡及重傷減少進度仍低於預期,顯示在基礎設施與事故應變上的改善需求。
二、美國
美國運輸部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與州長公路安全協會(Governors Highway Safety Association, GHSA)共同發佈的14項最低指標,重點關注事故死傷數量與高風險行為(如酒駕、不使用安全帶等),並要求各州每年提交執行成果報告。在10項核心結果指標中,包含總體事故死亡人數、重傷人數及以延車公里死亡人數等綜合指標,同時也涵蓋不使用安全帶、酒駕、超速、機車騎士、年輕駕駛及行人等高風險群體或行為的事故死亡人數。核心行為指標則為觀察客車安全帶使用狀況。至於3項行動指標,則是經費支持下所執行安全帶、酒駕及超速等執法取締的數量(吳宗修等人,2016; NHTSA, 2008; 2015)。這些指標不僅涵蓋行為監測,也包括執法行動的量化數據,提供決策者檢討政策的基礎。
三、韓國
韓國在面臨高交通事故死亡率挑戰時,建立涵蓋組織、行為、中介效果及最終結果四構面的指標體系,強調數據導向與地方政府參與。該指標透過給分方式,評估各地方行政區的道路安全現況,作為制定改善對策之參據。在組織構面,韓國重視主政機關及相關單位的整合運作;改善方案構面則著重道路使用者教育、車輛安全管控及道路設施專案改善;中介效果構面則針對超速、酒駕及老舊車輛等風險因子進行監控;而最終結果則包含死傷事故人數及發生數等一般及特定指標(吳昆峯等人,2018)。
韓國第九次國家道路安全計畫明確設定2022-2026年的具體目標,以行人、老年人與兒童為重點,設定死亡人數下降38%的目標,顯示對高風險族群的關注(Sohu & Zhang, 2023)。
四、英國
英國的觀測指標受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盟啟發,英國運輸安全國會諮詢委員會(The Parliament Advisory Council for Transport Safety, PACTS)於2018年參考Loughborough大學安全系統課程(請見圖1),提出8項績效指標初步建議(Etika, 2018;吳昆?等人,2018),將安全速度(國家公路、地區公路符合速限行駛比例)、安全使用道路(服用藥物與酒類後未駕車、乘員使用安全帶、不使用行動裝置駕駛比例)、安全車輛(新車符合歐洲NCAP最高評價比例)、安全道路及路側(道路符合iRAP安全評價比例)、事故發生後緊急應變(事故18分鐘內抵達比例)列為核心指標,並呼籲各地方政府制定相關策略。其政策制定過程強調跨部門合作與數據透明,期望透過一致性架構提升政策效益。
圖1 安全系統
資料來源: Etika (2018)
五、澳洲
澳洲在2021年推出「國家道路安全策略2021-30」,以「2050年零死亡願景」為最終目標,設置多元化指標體系,包含人均事故死亡率、基礎設施改善及弱勢族群保護等(ITM, 2021;吳昆?等人,2018)。同時,澳洲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強調科學決策的重要性。該策略提出三大主題領域(請見圖2):道路安全、安全車輛及安全道路使用。2030年具體目標為將死亡人數至少減少50%、嚴重傷害人數至少減少30%。九大優先工作領域包括基礎設施規劃改善、車輛安全、維護原住民等弱勢族群權益、弱勢用路人、區域道路安全、遠端地區道路安全、工作場所道路安全、重型車輛、危險道路使用等。
為落實執行並在2050年前實現「零死亡」的願景,澳洲政府與各州/領地政府共同制定「2023-25年國家道路安全行動計畫」(ITM, 2023)。澳洲政府積極推動國家層級的道路安全策略與行動計畫,設定具體目標及指標體系,並由中央與地方層級通力合作。除了持續改善道路、車輛及管理用路人行為,還重視原住民等弱勢群體、資料蒐集與研究、制度面的跨部會協調與問責機制等,期能全面提升執行成效,逐步邁向零死亡的最終願景。
圖2 澳洲國家道路安全策略2021-30之策略一覽
資料來源:ITM (2021)
參、我國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的發展簡介
我國自民國105年起啟動「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計畫,逐步建立涵蓋核心指標、行為指標及行動指標的體系。旨在建立完整的觀測指標體系,透過多元資料調查及分析,了解我國交通事故樣態及民眾行為觀念,作為政府推動改善道路安全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 核心指標:如事故當事人年齡層、事故型態及道路使用者類型。
* 行為指標:如未戴安全帽、路口超速及酒駕比例。
* 行動指標:包括工程、教育及執法措施執行數據。
至108年度,計畫新增跨部門資料整合與問卷調查,並建置道安資訊平台,以精準分析高風險區域與行為(吳昆峯等人,2019)。後續計畫逐步導入縣市輔導機制,提升地方執行效能,並針對高風險事故型態提出具體改善策略(吳昆峯等人,2021;吳昆峯等人,2023)。112至113年度配合第14期院頒方案,重視跨部會之橫向溝通整合,並以「以人為本」的交通意識和轉型減少車輛碰撞為核心主題,探討事故影響因素並提出相對應的改善措施,為未來的交通安全改善方案提供建議。
近年,交通部更進一步聚焦行人安全,制定短中長期行動綱領,以「零死亡願景」為目標,包含立法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及建立行人優先的交通環境。
肆、建議
比較國際經驗,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尚有以下精進空間:
1. 指標範疇擴充:增列車輛安全及事故後應變能力評估指標,例如類似歐盟的Euro NCAP評級體系。
2. 基礎設施數據化:建立道路設施品質評估資料庫,支持量化決策。
3. 數據整合與應用:促進跨部會合作與資料共享,以更全面掌握交通問題。
4. 地方政府參與:加強地方層級的指標應用,確保政策措施的落實。
伍、結語
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指標體系是實現「零死亡願景」的關鍵。我國在過去八年中已逐步構築基礎,但需持續對標國際先進經驗,強化多元指標監測與跨部門協作,以有效應對日益複雜的交通安全挑戰。透過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模式,期望未來能為國人打造更安全的道路環境,實現交通零死亡的最終目標。(完整文章內容將刊登至中華技術期刊)
參考文獻
1. 吳宗修、張新立、邱裕鈞、吳昆峯(2016),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研究,交通部委託研究。
2. 吳昆峯、吳宗修、邱裕鈞、張新立、李明聰、朱純孝、吳舜丞(2018),107年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交通部委託研究。
3. 吳昆峯、吳宗修、邱裕鈞、張新立、陳菀蕙(2021),110年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交通部委託研究。
4. 吳昆峯、吳宗修、邱裕鈞、張新立、陳菀蕙、李明聰、陳珍珍、朱純孝、吳舜丞(2019),108年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交通部委託研究。
5. 吳昆峯、吳宗修、邱裕鈞、張新立、陳菀蕙、林陳佑(2023),111-112年道路交通安全觀測指標,交通部委託研究。
6. Etika, A. (2018). Developing safe system road safety indicators for the UK. https://www.pacts.org.uk/wp-content/uploads/PactsReport_-Developing-Safe-System-Road-Safety-Indicators-for-the-UK_Oct18-FINAL.pdf
7. European Transport Safety Council, ETSC (2001). Transport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Brussels. https://etsc.eu/wp-content/uploads/Transport-safety-performance-indicators.pdf
8. European Transport Safety Council, ETSC. (2023). Ranking EU Progress on Road Safety.17th Annual Road Safety Performance Index (PIN) Report. https://etsc.eu/wp-content/uploads/ETSC-17th-PIN-Annual-Report-DIGITAL-1.pdf
9.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 Ministers, ITM (2021). National Road Safety Strategy 2021-30. https://www.roadsafety.gov.a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National-Road-Safety-Strategy-2021-30.pdf
10.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 Ministers, ITM (2023). National Road Safety Action Plan 2023-25.
11.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2008). Traffic Safety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States and Federal Agencies. https://www.nhtsa.gov/sites/nhtsa.gov/files/811025.pdf
12.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2015). State Traffic Safety Performance Measure:Report to Congress (2014-2015 Update). https://www.nhtsa.gov/sites/nhtsa.gov/files/2023-05/State-Traffic-Safety-Performance-Measure-tag.pdf
13. Sohu, V., & Zhang, X. (2023). Using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Improve Road Safety: The Case of Korea. https://www.itf-oecd.org/sites/default/files/docs/safety-performance-indicators-road-safety-korea_0.pdf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