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念到行動:汽車客運業的ESG推動示範
2024-12-04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各國際經濟體紛紛採取各項管制措施並訂定碳關稅法案以抑制全球碳排放量的增長,例如,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即將在2025年開始實施,台灣各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國內多數企業已認同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政府則輔導企業強化碳盤查知識,同時協助企業建立碳管理及減碳能力;而交通運輸產業作為民生生命線的一環,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運具亦為民生經濟活動重要之工具,相關產業發展涉及眾多運輸產業,為了達到淨零排放之目標,交通運輸產業除了在產業轉型策略方面須推動低碳或零碳化之外,企業管理者也須及早因應各國推出之減碳機制。因此,本文以公益財團法人輔導共伴的角度出發,探討ESG推廣對於台灣交通運輸業者的衝擊及因應,目的在於了解目前客運業者所需及協助業者掌握ESG發展趨勢與推動現況,作為台灣客運業推動淨零與永續環境的參考。
■為什麼交通運輸業要推動ESG ?
ESG已成為國際重要趨勢,也是衡量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首先,金管會要求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2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從2023年起需要編制與申報永續報告書,列出企業投入ESG的相關說明。然而,大多數運輸業雖不受上述規定限制,但運輸業屬於「特許行業」,肩負旅運及物流需求之公共運輸服務責任。公共運輸扮演我國淨零路徑的關鍵角色,且公共運輸業者多數接受政府的投資及補助及補貼。以及,來自外部客戶、供應鏈、銀行貸款、投資者、股東及面對社會評論的韌性等壓力日增。推動ESG的第一步,可說是從「揭露永續報告書」開始做起,然而,業者在永續經營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如減碳措施、碳盤查、碳足跡等。本文主要探討交通運輸業如何跨出ESG推動的第一步,「揭露ESG永續報告書」具有對外透明揭露、對內凝聚共識之功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施政協助的起頭,編撰《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手冊
ESG推動手冊旨在提升產業的永續發展能力,並確保企業之運營符合國際標準。其目的為加速我國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提出《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手冊,並依據交通運輸產業特性,以及「人、車、路、燃料、制度/其他」五大面向,提出適於交通運輸產業ESG的推動步驟與做法。這本手冊是為了幫助交通運輸產業在推動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時,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和框架。
圖:資料彙整/中華顧問工程司/113年「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指引示範輔導計畫」
■「首都客運公司」作為示範業者案例
根據本計畫前期所辦理的業者座談會,我們了解到大型交通運輸業者本身有能力推動ESG,但中小型業者則需要較多輔導與協助。因此,我們以「首都客運公司」作為ESG推動的示範案例,依據SASB行業指標、GRI準則、國內法規及法遵等,進行資料盤點和架構規劃,目的是協助中小型業者能自立撰寫ESG永續報告書。示範輔導計畫內容包括協助其公司建置永續發展藍圖、設立企業永續組織架構、確立利害關係人分析與重大主題等,藉此提升交通運輸產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能力,確保產業運營符合國際ESG標準和最佳實踐,並促進交通運輸產業迎向低碳、綠色及永續發展轉型。
■《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指引》手冊架構與步驟
1. 指引手冊架構概要:
2. 企業ESG推動者需要掌握的步驟與內容說明:
(1) 範疇界定
- 確定永續發展議題的實質空間範圍及利害關係人。
- 設定ESG相關資訊揭露期程及推動時程。
(2) 永續組織建構
- 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或相關推動組織。
- 設定永續發展策略與目標,並賦予相對應的管理績效目標。
(3) 利害關係人分析
- 鑑別主要利害關係人,並透過各種溝通管道與其互動,瞭解其需求。
- 分析利害關係人關注的永續主題,並確立重大主題。
(4) 重大主題確立
- 蒐集並分析永續主題,確立公司永續發展的重大主題。
- 繪製重大主題矩陣圖,確定各主題的優先順序。
(5) ESG現況與績效檢視
- 檢視公司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方面的現況與績效。
- 依據檢視結果,制定未來的永續目標與策略。
(6) 永續報告書編撰
- 編撰永續報告書,透明揭露公司在ESG方面的作為及績效。
- 委託第三方查證,確保報告書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7) 第三方查證與認證
- 進行溫室氣體查證、永續報告書查證及其他系統查證。
- 確保公司在ESG方面的作為符合國際標準。
ESG推動步驟:
圖:資料彙整/中華顧問工程司113年「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指引示範輔導計畫」
上述內容和步驟將協助交通運輸產業逐步推動ESG,提升其永續發展能力,並確保其運營符合國際標準,然複雜程度仍視企業規模大小而定。整體而言,透過輔導團隊對產業的示範輔導和專業課程,協助汽車客運產業推動ESG轉型,並期望藉此提升業者的永續發展能力,逐步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
■ 結語
推動交通運輸ESG需要三者的緊密結合,但仍有其優先順序,ESG起點的關鍵在於公司治理(G)的建立而展開,例如:董事會與高層支持的永續發展委員會。其次,交通運輸ESG重點在環境(E),例如:運具電動化、替代燃油發電、智慧科技導入。 儘管大多數運輸業未被強制要求出版永續報告書,但基於其行業特殊性和重要性,推動ESG仍然必要。公司需要完整保存運營資料,並數位化,以通過ISO等相關認證。透過標竿企業的示範和輔導,建立推廣和認證合作模式,擴展成功案例,協助更多客運業者轉型ESG。未來,交通運輸業應探索更多創新方法,應用如自動駕駛技術、智慧城市管理系統和新能源汽車等技術,持續優化管理流程,並加強社會責任實踐,實現低碳、綠色及永續發展的目標。
※完整《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手冊電子版預計2025年第一季於中華顧問官方網站揭露。
資料來源
標普全球評級(2021) (S&P Global Ratings)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
中華顧問工程司(2024) 113年「交通運輸產業ESG推動指引示範輔導計畫」
216